我們今天來談談青春期里的孩子有的那些小心思,也是孩子青春期的心理特征。讓家長們能夠真的去理解青春期里的孩子心里到底都想些啥。
青春期人體內的激素水平會此起彼伏,異常旺盛地分泌,而因受到激素的干擾,容易導致出現情緒的「奇怪」波動。但青春期里影響情緒的波動的因素,不只是激素水平不平穩,與一些事和人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特別是情緒低落的娃,必定是受到某些消極事件的影響。
家長們知道青春期里,會令孩子不開心的事情嗎?
1、在學校受到批評
在學校里,每個孩子或多或少都會受到老師的批評,在家長眼里是非常平常的一件事兒。但是如果是放在孩子身上,被批評,可能表面上看著「毫不在乎」,其實心里鬧騰得不行,總是會有一定的小情緒的,但是一般都怎麼「記仇」,幾天就忘得一干二凈。
但是到了國中就不一樣了,因為這個階段的學生可是到了「叛逆」的時候,開始知道「好面子」,要「尊嚴」了,要是被老師批評,特別是當著許多人的面,那麼就覺得丟面子,很久都「走不出來」,甚至會在心里記一輩子。
2、與父母溝通交流困難。
當父母的應該從孩子的角度,換位思考一下,到底是為何會給孩子有這種「交流問題」?
部分的家長一味地在乎孩子的想法,只要自己覺得是為了孩子好的就,就強求孩子去完成,總覺得學習必須是第一位的,總是要求孩子去成為自己覺得「理想」的孩子,忽略了孩子內心真正的想法。
這樣的家長與孩子都不一條心,力沒能往一處使,缺乏相互溝通和,沒能真正的理解孩子。
這種類似「雞同鴨講」的情況,自然會給孩子帶來一種交往困難的心理,失望攢夠了自然就不愿意去交流了。
3、與小伙伴的友誼小船說翻就翻。
無論是女同學還是男同學,與朋友之間有了矛盾自然也會覺得難受。歸總起來主要影響孩子情緒的包括師生、親子、同伴三大關系。
既然有情緒的波動,自然也會有開心,孩子開心的三種情況:
1、與朋友一起玩。
如果能自己要好的朋友一起相約打游戲、看電影、吃頓飯,都會令他們開心不已,比起父母他們更樂于和同齡人相處。
2、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兒。
如果是家長吩咐做的事,他多少都會有些情緒,如果是他自己想干的事情,多累多苦他都特別高興。
3、周末是他們的開心日。
周末是每位學生都盼望的日子,因為可以暫時逃離學習,「偷懶」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