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家長們都會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補習班、興趣班,舞蹈、書法、繪畫等。
甚至為了孩子在上小學之后不落后,在學前班就開始給孩子灌輸學習一年級二年級的知識了,希望孩子提前學到更多的東西,但這樣逆反孩子成長的「路線」真的有用嗎?
可能在短期內能見到顯著效果,因為孩子提前學了一年級的知識,所以在上學的時候,單純的只是對之前所寫知識復習而已,看似學得輕松,成績又好,短時間內嘗到了甜頭。
但年級越往上增長,學習任務越來越重,已經沒有時間和精力提前去學后面的知識了,會讓孩子瞬時掉入低谷,成績速降,喪失自信心。
現代家長們都喜歡的超前學習,對孩子真的有益嗎?
超前學習在低年級的時候見效較快,因為學習過這些知識所以在成績上比別的同學要優秀些,在學校不排除會受到其他同學和老師的夸獎和青睞,孩子內心的虛榮感得到了滿足。
二年級或是更高年級的時候,沒有提前學習知識,成績不如以前優秀時候,孩子的失落感是必然的,嚴重的話會傷害到孩子的自信心。
而且超前教育還容易讓孩子失去探索未知的欲望,喪失對老師講的知識的新鮮感,養成聽講不專心的壞習慣,甚至產生厭學情緒,直接影響孩子一生對學習的興趣。
幼兒教育一定不要本末倒置,那應該要教會孩子什麼呢?
1、良好習慣的培養
相比起超前教育,對幼兒來說,良好的習慣才是第一要務。良好的習慣對一個人的一生都是非常重要的。
有一名記者采訪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問他在哪所大學學到了他認為最重要的東西,他回答說「在幼兒園」,由此可見,良好的習慣可以改變、成就一個人的一生。
要懂得與小伙伴分享自己的東西;自己的東西要放整齊;吃飯前、上廁所后要洗手;
不是自己的東西不可以拿;做錯事要及時改正……
這些習慣都應該在孩子幼兒園時期就教會他,牢記并且遵守,家長們不要覺得孩子還小就忽視了這些良好習慣的培養,應該是越早學會越好。
2、激發求知欲,培養學習興趣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但沒有求知欲和上進心,這是很難做到的,不要過度的追求超前教育,而要讓孩子產生對知識、對學習由內而外的渴望,也就是只有想學、愛學才能學。
作為父母沒有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優秀的,家長們要注重激發孩子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如果抱著「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思想,讓孩子提前學習,這是違背規律的,短期嘗到甜頭。
但最終給孩子帶來的危害是不可逆的,過度教育會讓孩子產生厭學情緒,一點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長。德國憲法是明確禁止對孩子過早地開發智力的。
能夠理解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但是人生漫漫,孩子的路還很長,一切的造化都要看他自己,就如龍應台所說「孩子,你慢慢來」,家長們不必太過心急,揠苗助長并不是什麼好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