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9月1日,我們都能在學校門口看到一群舉著手機咔嚓咔嚓拍照,眼神充滿期待又有點放心不下的家長,踮著腳伸著脖子追隨一個小小的背影。
我一看就知道這些是一年級新生的家長。
想當年,我也和他們一樣,認真而不安地記錄著開學第一天,看著小小身體背著大大書包的孩子感嘆,在朋友圈發龍應台那段著名的雞湯給今天增加一些儀式感: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文/龍應台
(我兒2016年9月1日上一年級,開學第一天的背影)
時至今日,兒子已經讀小學五年級了,每天出門背著幾斤重的書包走得飛快,老母親不是「不必追」,而是根本追不上。
每年開學我已不再發雞湯,更多的是反思,如果時光能倒流,有些事我一定會在一年級,甚至更早,在幼兒園做得更好。
今天把這些內容寫下來,和所有新生家長們交流。
寫字!寫字!寫字!
好好練字,這買賣不虧
一年級新生首先要過的難關,是寫字。
我們讀的公立幼兒園,沒有作業,沒有幼小銜接,不教孩子寫字,我們也沒太在意,讓孩子玩了三年裸跑直接讀一年級。
誰知沒有提前練習過寫字的娃,剛開始寫作業時吃盡苦頭。
握筆時手指捏得很緊,手腕很僵硬,寫字整條手臂死命用力,導致寫字速度很慢,沒寫多久就喊累。三行字寫了半個小時,遇到筆畫多的字,一頁紙要寫個把小時。
偏巧娃對字形結構不熟悉,容易寫錯,所以經常寫了擦,擦了又寫。
偏巧又是急性子,擦本子的時候很出力,一不小心就把本子擦出個小洞,再不然就是手部力量和弧線沒控制好,原本只想擦一個錯字,結果把上下左右周邊正確的字也一起擦掉了,于是又得全部重寫一次。
如此反覆,一個生字詞抄寫的作業就要1-2小時才能完成。
我們的語文作業,主要時間都耗費在跟寫字做鬥爭上。
沒錯就是下圖這種感覺。
既要「寫得快」,又要「寫得好」,不經過一番刻意練習,根本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做到。
所以,孩子讀幼兒園大班,升入小學一年級前最好能讓娃學習正確的握筆姿勢,並做一些控筆的練習,比如畫直線、波浪線、打圈圈等,靈活手腕,掌握力度,控筆是練字的基礎。
網上有很多控筆練習字帖,也有不少趣味性的練習冊,可以提前購買或下載一些給孩子練練。
平時也可以跟孩子多玩些靈活手指,鍛鍊手指精細動作的遊戲,對寫字大有好處。
再有,如果可以的話,從一年級開始,可以讓孩子好好練練字。
我兒子因為沒練過,所以字寫得奇醜無比,鬼畫符一樣。跟班上學霸的字對比,一個天一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