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泥沙俱下的世界上,我們前進的每一步都有荊棘。
倘若一個人沒有一顆強大的內心,那麼必然無法扛住生活的各種重壓,無法成長為最獨特、優秀的自己。
正如海明威說的那樣:
「自己就是主宰一切的上帝,倘若你想征服全世界,就得先征服你自己。」
人這一生,能夠決定自己命運的,從來都不是出身,也不是關係,而是你自己。
生活中,當你擁有了下面這三種特質,那麼說明你的內心已經足夠強大。
世上任何事情,都無法再把你擊垮,你的生活自然會越過越精彩。
《刺激1995》裡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臺詞:
「怯懦,會囚禁人的靈魂,希望可以令你感受自由。強者自救,聖者渡人。」
很多時候,一個人之所以會失敗,往往並不是真的沒有出路了,而是在遇到事情的時候,自己恐懼了,退縮了,被壓垮了,從而自我沉淪,再沒有翻身的可能。
世上之事,其實沒有什麼是過不去的,也沒有什麼問題是解決不了的,只要你能夠扛住了,那麼你吃過的苦,受過的累,終會變成他日滿堂的喝彩。
電視劇《三十而已》中,顧佳因被富太太們聯合設計,接手了一個虧損嚴重的茶場,又因為憐憫當地的村民,所以明知是個燙手山芋卻並沒有關停。
之後,為了茶場能夠活下去,顧佳東奔西跑拉投資,可是屋漏偏逢連夜雨,投資不僅沒有拉到,還遇到了惡劣的天氣,一山的茶如果不人工保溫那麼就將顆粒無收。
面對這樣的處境,顧佳並沒有被壓垮,而是鎮靜地想解決問題的辦法。
最終茶山保住了,茶場經營的也越來越好。
在這個世界上,很多東西都是守恆的。
想要獲取,就得有所付出,你想做好一件事,比大多數人走得更遠,那麼你就得有扛事的能力,能熬得住。
並且,只要你熬住了,那麼無論現在多麼難,一切都會過去,迎接你的將會是柳暗花明。
金星說:
「孤獨是你留給自己的空間,你跟別人在一起時更多的是配合,只有一個人獨處時,你才能發現自我,進而成長。」
是啊,獨處是一個人最好的增值期。
可是,對于我們來說,孤獨卻是難熬的。
有太多人因為內心過于脆弱,所以總會害怕孤獨,害怕被孤立,從而選擇一味合群,最終讓自己庸碌一生。
網上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年輕人,內心特別敏感脆弱,參加工作後更是害怕自己會被孤立,因此他變得特別合群。
下班之後,別人去唱歌,他雖然沒有一點興趣但卻從不拒絕;假期別人組團去旅遊,他也總會在其中。
不可否認,這樣合群確實讓他沒有和他人脫節。
可是他也因此浪費了大量的時間,他想要讀的書沒有讀,想要報的學習班沒有報,想要達到的目標沒有完成!
魯迅先生說:
「猛獸總獨行,牛羊才成群。」
人在這個世界上行走,不可能總會有人與你結伴而行。
所以啊,讓自己內心強大一點。
當你能夠忍受孤獨,懂得享受孤獨,那麼你才能真正地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從而讓自己越來越優秀,生活越過越精彩。
生活中,太多人總是會把別人眼中的成功當成成功,把別人眼中的優秀當成優秀。
從而,很多人一生的種種努力,只是為了博得他人的稱許和微笑,是為了周遭的人對自己滿意。
可是,別人的滿意真的是你需要的嗎?別人眼中的幸福,真的讓你感覺到幸福嗎?
我相信,並不儘然。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人生,都有自己想要走的路,一味地活在別人眼中,最終你會發現,你剩下的只會是一副模糊的面目,和一條不能回頭的路。
只有當你用適合自己的方式去生活,你最終才能找到生活藏起來的糖果。
朋友小雨,大學畢業後去了大城市打拼。
隨著她身邊的人一個個都結婚,她自然也成為了被催婚的對象,她的父母對她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
「一個女孩那麼拼幹什麼,回家找個穩定的工作,早點結婚不比什麼都強?」
而她面對父母的催促以及每次回家鄰居們各種風言風語卻並沒有妥協。
就這樣她通過她自己七年的努力在大城市站穩了腳跟,並且在30歲的時候遇到了她的另一半。
俞敏洪說:
「在別人眼中活自己,永遠是別人眼光裡的附庸,在自己眼中活自己,才會成為自己的主人。」
人各有各的活法,別人的路,終究只是參考,而不是標準
所以啊,你無需過于在意別人怎麼說,也無需注重別人怎麼看。
你只需按照自己的規劃一步步往前走,那麼你的生活才能夠越過越有滋味,你才能夠擁抱屬于自己的幸福。
一個人最終將會有什麼樣的生活,取決于你對待生活有什麼樣的心態和選擇。
當 你擁有一顆強大的內心,你才能夠抵抗生活強加給身上的重擔,你才能勇敢地去選擇和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
餘生,願你的內心能夠越來越強大,從而讓你的生活越過越美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