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圖集
智慧經驗
財富經驗
職場智慧
勵志經驗
    
緩解內耗的6個小方法,送給低迷的你
2021/10/27

最近常常聽到朋友抱怨「心累」:

明明感覺沒做多少事情,卻累得不行;

工作出了一點失誤差錯,就反復回想徹夜難眠;

想做一件事情,卻總是猶猶豫豫,不願意行動;

面對選擇左右為難,糾結半天也確定不下來……

這種心累,是一場自己跟自己的鬥爭,把精力都花在「對付自己」上,心理學上稱為「內耗」。

就如一輛車,一隻車輪向前轉,一隻車輪向後轉,結果白白消耗了很多油,車卻依然在原地一動不動。

我們本可以,像一輛正常運轉的汽車,行駛在人生的軌道上。

可往往因為內耗,卻不得不原地打轉,乃至拖垮自己。

今天,小編與大家分享6個停止內耗的方法,讓你擺脫精神束縛,走出低迷狀態。

1

想不通時,換個思維頻道

曾看過一個故事。

有著「撐杆跳皇后」之稱的俄羅斯運動員伊辛巴耶娃,原本是學體操的。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她的身高也越長越高,最後超過了體操運動員的標準。

那段時間,她每天都輾轉難眠,整日萎靡不振,甚至一度絕望地想到退役。

後來有一次,她去訓練館,看到撐杆跳運動員們在集訓。

她眼前一亮,一掃之前的疲憊: 不能學體操,我可以學撐杆跳啊。

于是,伊辛巴耶娃果斷放棄練了10年的體操,轉而去學撐杆跳。

誰也沒有想到,這一變通,不僅讓她緩解了焦慮,還讓她在後來的比賽裡,刷新了女子撐杆跳的世界紀錄,成為了舉世聞名的撐杆跳女皇。

很多時候,我們都被自己的思維方式所局限著,以為眼前的困境,就是絕境,常常為此焦慮擔憂。

可實際上,只要換個角度看,原來棘手的問題可能就會迎刃而解。

很喜歡一句話:

「世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沒有走不通的路。」

遇到糾結的事,如果看不到出路,不妨轉換下思路,往往就能柳暗花明。

2

減少過度敏感,為精神減負

網上有個問答:「過分敏感的人,是什麼樣的?」

有一個高贊回答:

「外界可能只是平凡的一次聚會聊天,而敏感的人內心,卻上演了一場跌宕起伏的連續劇。」

曾有網友分享過自己的一個故事,有次外出打車,上車後由關門過于用力,發出「嘭」的一聲。

司機回頭瞪了她一眼,于是在之後的行程裡,她一直惴惴不安。

每當車子急轉彎,她都認為是司機在借機發脾氣。

直到下車時,司機熱情地幫她取出行李,她才發現一切都是自己想多了。

《平凡的世界》裡有句話說得好:

「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永遠不可能給你煩惱。」

生活中,大多數精神內耗,就是因為想得太多。

明明是別人不經意的一個眼神,明明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偏要杞人憂天,胡亂猜測。

當一個人陷入無盡的遐想中時,就很容易精神疲勞。

正所謂: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一個人只有戒掉敏感,心大一點,少想一點,才能活得自由舒心。

3

合理分配時間,把精力用在對的地方

之前看過一部《星期六》的短片:

週六早晨,男子起床後,就開始思考著今日打卡清單。

他在腦海裡,不斷地試想著自己今天要做些什麼。

等會兒兒要先洗碗、洗衣服,支付帳單,清潔浴室,丟垃圾,打電話給老媽……然後到了晚上,再找點其他有意思的事情做。

看到這麼多要做的事,他一直在腦海裡反復盤算,自己應該先從哪一件事做起。

就這樣,在他的糾結之中,一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在這一天裡,他什麼都沒幹,卻感覺身心俱疲。

沒有一個合理的時間分配,我們就容易被無數瑣事所消耗,被內心的糾結活生生困在方寸之地。

最終導致事情也沒幹成,還白白浪費了時間和精力。

當你感覺事情多到不知如何著手時,不妨按輕重緩急,給自己制定一個任務清單。

只有把心思專注在最緊急最重要的事情上,先解決大事,再處理小事。

生活才能井井有條,情緒也才能越來越好。

4

想做的事情,立即行動

李彥宏曾在演講中說:

「太多年輕人,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

想得多,做得少,生活自然多煩惱。

多年前,美國一家報社裡,有位小記者鐘斯。

有次上司叫他去約訪大法官布蘭德斯,鐘斯想到,自己只是個無名小卒,也沒多少經驗,對方是大法官,可能根本就不會搭理自己。

一想到無法完成任務,他心裡就越慌,臉上開始流冷汗,整個人莫名地緊張。

他忐忑地跟上司說出擔憂,上司瞥了他一眼,拿起話筒就撥通了對方的電話:

「你好,我是明星報的記者鐘斯,我奉命採訪布蘭德斯法官,不知他今天什麼時候有空?」

很快,電話那頭傳出聲音:「下午1點15分,請準時到。」

鐘斯聽後,愣在原地,他怎麼也沒想到事情竟如此簡單。

很多時候,我們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會顧慮太多,猜想可能遭遇的問題。

殊不知,擰巴和糾結會成為我們行動的最大障礙,讓我們不斷消耗心神。

有句話說得好: 蠢蠢欲動,不如立即行動。

當你陷入猶豫和糾結中時,別想太多,先做了再說。

所有臆想的悲劇,都會在行動中瓦解。

5

接納自己,不必與別人比較

英國作家史密斯在《我們內心的「壞東西」》裡,記錄了一位律師的故事。

有一次,他跟一位老同學聚會,見面後發現對方現在不僅家庭幸福,事業有成,發量還比他多。

在這整場聚會裡,老同學談笑風生,他卻陷入了深深的失落和挫敗感中:

「小時候明明我比他成績好,怎麼一轉眼間他就超過了我,混得比我成功?」

甚至在覺得自己現在混得不如對方的同時,還暗暗怨恨起了世界不公:

「憑什麼別人都能過上幸福滋潤的生活,而我卻過成這樣?」

回到家裡後,他心裡依然耿耿于懷,整日面色愁苦,鬱鬱寡歡。

沒過多久,他的事業也開始下滑,日子越過越差。

作家馬歇爾說過一句話:「與別人比較,是悲慘生活的開始。」

凡事都與別人對比,只會耗費自己的精力,讓自己陷于對比的落差中無法自拔。

這個時候,不如試著接納自己,不要被他人的生活影響到自己的人生。

不把眼光放在別人身上,自然能夠卸下精神的包袱,把日子過得輕鬆愉快。

6

多讀書,提升認知打開思路

著名書評人樊登,曾講過一件自己的經歷。

2003年的時候,他在電視臺工作,每天既忙于工作,又為生活中各種瑣事而煩惱。

他總是胡思亂想,焦慮滿懷,每天都覺得很難熬。

後來,他想著打發時間緩解心情,于是開始讀《論語》。

一年《論語》讀下來,他發現生活裡的很多困難,都能在書裡找到解決之道。

他說,讀書給他帶來了力量,不僅治好了他的焦慮,還讓他在任何時候都能保持冷靜和清醒,面對生活中各種成敗得失,也坦然了很多。

楊絳先生有句名言:「你的問題主要在于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當你在書中得到了知識與智慧,生活中的那些雞毛蒜皮,就不值一提了。

讀一書,增一智。

閱讀,才是最好的療心良藥,是真正讓一個人免于自我內耗的方法。

它雖不能帶來直接的財富,但可以讓我們靠近智慧,獲得開悟,一步步把自己從迷茫,困惑,焦慮的谷底拉上來。

一個人書讀多了,煩惱自然少了。

美國心理學家卡倫·霍妮在《我們內心的衝突》一書中提到:

「我們愈是正視自己的衝突,並尋求解決的方法,我們就愈能獲得更多內心的自由。」

面對精神內耗,一味逃避解決不了問題。

只有直面困境,抱著「允許自己不完美」的心態,對症下藥,才是降低自我消耗最好的方式。

願我們都能減少內耗,擁抱自己,走出低迷,收穫身心的自在。

印尼女為「撫養3弟妹」來台打工,省吃儉用做護工三年,臨走前掏「1/3存款」捐台灣慈善,感謝收留:「想把愛留在台灣」 - 好文分享
2023/06/03
不可一世的蘇芒,也走到了今天
2023/06/03
刘銮雄15岁女儿认不出!身材姣好颜值喜人,身家超300亿让人羡慕
2023/06/03
体验情趣用品「月薪10万起」雇主要求每天试用最少10款 网笑:违反劳鸡法 | 疗心粿 | 键盘大柠檬 | ETtoday新闻雲
2023/06/03
把邻居当亲人!77岁嬷「20年不敢出远门」天天送餐到楼下 心疼对方遭遇「代办补助全给她」网讚:最美阿嬷 - 好文分享
2023/06/03
去印刷厂没注意!裁纸机一刀下去「手机切报废了」 网惊:第一次见手机切面 | 废宅蓝鲸 | 键盘大柠檬 | ETtoday新闻雲
2023/06/03
江蘇母子遇害案最新:黑衣男已自首,真實年齡36歲,更多內幕被曝
2023/06/03
想帮助家计!高三女「下课跑外送」被同学嘲笑 独自待操场「默默擦泪」:我做错什么了…
2023/06/03
靜香蘿爆!《哆啦A夢角色AI真人化》但看到那隻藍貓時瞬間沉默了...
2023/06/03
被刁难!阿嬷银行领钱500「被櫃台小姐冷眼」:小钱请去ATM 下一秒「不然我全领出来」主管都慌了
2023/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