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才明白,日子是過給自己看的,與別人無關。
一個人越缺什麼,就越喜歡炫耀什麼。
有些東西就像內褲,不必見人就說。
尤其是這四樣東西,千萬別顯擺。
有人說:「富貴不還鄉,如衣錦夜行。」
人一旦有了錢,總想在熟人面前炫耀一番。
古時候有個富豪,名叫石崇。
此人富可敵國,又酷愛炫富。
他家廁所鋪著地毯、掛著紗幔,還有十幾個身著華服的婢女服侍。
奢侈和炫富,不僅招人眼紅,也給他招致了災禍。
最終家產全被沒收,還丟了性命。
《道德經》有言: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金山銀山堆滿了屋子,又有誰能把它藏得住?
富貴到了驕橫的程度,就是給自己埋下禍根。
常言道「財不外露,富不露相。」
悶聲發大財的,才是聰明人。
人到中年,最愚蠢的兩大錯覺:
一是錯把平臺當本事,二是錯把人脈當資源。
認識幾個牛人,自己也跟著膨脹起來。
不要把自己和別人的關係想得太好,也別再輕易地付出真心。
楊絳先生曾說:「當你身處高位時,看到的都是浮華春夢;
當你身處卑微,才有機會看到世態真相。」
得意時,高朋滿座;落難時,卻無一人相助。
真正的人脈,不是看你認識誰;
而是在你需要的時候,有誰願意伸手拉你一把。
越是依靠人脈、越是熱衷鑽營,就會摔得越慘。
一旦養成依賴別人的習慣,也就失去了依靠自己的能力。
真正的聰明人,都懂得做自己的貴人。
凡事靠自己,才是最大的底氣。
俗話說: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
飽滿成熟的稻穀從來都是低垂著頭,只有空空的稻殼才總是仰頭向天。
炫耀自己的聰明才智,反而會暴露自己內心的空虛。
學識淵博的人,不會通過貶低別人,來抬高自己。
別人稱讚才叫口碑,自我標榜那叫吹牛。
一個人有多大能力,多高水準,多少聰明才智,是不需要通過自己的宣揚來顯示的。
古人雲: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
那些高出森林的大樹,總要先被大風吹倒;那些超出河岸的土堆,必先被水流沖走。
人也一樣,過分顯露自己的才能,很容易成為眾矢之的。
王陽明說:「過去未來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
過去的事終究要過去,放不下又有什麼意義呢?
未來還要向前看,就讓往事都隨風。
俗話說:好漢不提當年勇,智者莫念昔日功。
總將昨日輝煌掛在嘴邊的人,多半已經不行了。
張口閉口「想當年」,只會讓自己顯得難堪。
人總要活在當下,做好眼前的事情。
凡事向前看,做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