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最盼望過年了,過年好啊,過年能有壓歲錢可以領,還有禮物可以收。
不過,我侄子就總跟我抱怨,說他一點不喜歡過年。因為同齡小孩的壓歲錢,都是200元打底。可輪到他,每年就只能從媽媽那里領5元錢,再從爸爸那里領10元錢。跟別的小孩子一比較,感覺自己很悲慘,特別沒面子。
孩子過年只有15元壓歲錢,感覺特別沒面子
侄子七歲了,在三四歲的時候,我還會給他200元壓歲錢。別的長輩親戚,也會給一些。一般過一個年,侄子能收到800多元紅包錢。
當然,那時候侄子小,大都是被我嫂子收起來,揣進了腰包,這是很正常的事。現在,侄子長大了,最近兩年我就沒再給他壓歲錢。因為嫂子說,我家也有小孩,兩家孩子給來給去的,不如省去這個步驟了。
確實,我家是兩個孩子,我琢磨著可能是人家也有些、不知道咋回禮劃算。所以,就沒難為嫂子。可小侄子上次串門,又跟我抱怨的這事,就讓我有點感覺難辦了。畢竟,按年齡講,侄子七歲了,確實可以不用給壓歲錢了。
只要嫂子和哥哥,在家里意思一下,給孩子一些壓歲錢, 象征性的哄娃就挺開心了。我們外人再給孩子,大人撕扯來謙讓去,感覺有點掃興。
思來想去,既然侄子不滿意,只領15元的壓歲錢,感覺很沒面子。那麼,我該不該說服哥嫂,給侄子長點壓歲錢呢?
對于這件事,我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好主意。結果,告訴哥嫂后,哥嫂特別高興,提前實驗了一把。結論就是,哥嫂認為,給孩子壓歲錢,不是非得給200塊,更不是給1000塊,孩子就能開心。
相反,我提議的這種,新型有趣的給紅包方法,哄娃很新穎,實施起來也方便,孩子的幸福感爆棚。這才是最正確,最值得推廣的好方法。
過年給孩子多少紅包好,怎麼給能讓孩子更幸福呢?
1抓鬮給壓歲錢
我給哥嫂出了一個主意,就是讓孩子把理想的紅包金額,都寫到紙上。再把爸媽的5元、10元也寫上。最后,讓孩子在過年時,用抓鬮的方式,來決定自己到底領多少錢的壓歲錢。
大家一聽這個主意,就覺得很新穎有趣。尤其是小侄子,特別滿意,還說要跟爸媽玩游戲,用加法的形式,多復活幾次機會,把抓到的總金額算出來,用總數當今年的紅包錢。
哥嫂沒拒絕,就當跟孩子互動了。不過,哥嫂也告訴孩子了,必須設置紅包的上限金額,不然爸媽就不「劃算」了,容易破產。
2 給雙數,不給單數
除了抓鬮給紅包的方式,還要注意,在給孩子紅包時,盡量采用給雙數不給單數的原則。因為單數不吉利,聽起來就沒有好的寓意。
尤其是逢年過節,這是給孩子的壓歲錢,更要講究避開單數,好事成雙的原則。不是迷信,只是為了討個吉利。比如,給66元、88元、168元、666元,這樣的數字都很討喜,孩子也喜歡,大人拿著也舒服。
還有就是,有些雙號數字,也要盡量避開。比如,4就是聽起來不吉利的數字,盡量不給孩子44元、400元的壓歲錢。
給孩子壓歲錢的方式,要避免「幸福感」低的方式
跪拜磕頭
跪拜磕頭的方式,就算孩子能領到壓歲錢,幸福感也大打折扣了。
孩子會覺得,按照這樣的規矩來,自己低人一等,抹不開面子。就算這是一些地區的風俗,但也有些降低新年的喜樂氣氛。
強迫孩子說「拜年話」
有的孩子表達能力稍差一些,有的孩子特別內向,不喜歡在長輩面前多講話。逢年過節,大家又愛逗樂孩子玩。這種時候,強迫孩子說拜年話,而不是孩子主動想說。那麼,孩子再接壓歲錢的時候,內心的幸福感就會降低不少。
因此,父母要避免用紅包當誘餌,強迫孩子說過年討喜拜年的話,給自己或長輩賀新春。
過年給孩子壓歲錢,一家人快樂最重要
過年過得就是氣氛,過的是一種節日感受。因此,開心愉快,就是該有的主旋律。孩子的快樂體驗,是孩子童年時光中的記憶,這會伴隨孩子一生,成為孩子潛意識里的幸福。
因此,要避免在過年時,對孩子大吼大叫;不在年節之際,跟孩子發生矛盾,這才是家長該牢記的事情。
另外,一年才過一次春節,家長不妨稍微大方一些,給孩子準備一個大一點的紅包。只要不超出一定限額,就適當哄孩子開心一下吧!
互動話題:您家孩子過年時,收到多少錢紅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