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養成好的習慣是每位家長和老師的殷切希望,什麼才是真正的好習慣?不同階段的孩子分別應該培養什麼樣的能力?家長和老師分別應該為孩子做些什麼呢?
小中大班習慣養成表
下面是小中大班習慣養成表,家長可以先對照看看。
小班
10個好習慣養成清單:
1、能夠自己吃飯
2、能夠自己刷牙
3、能夠自己穿簡單的衣服
4、能夠自己主動洗手
5、大小便自理
6、能夠主動問好和道別
7、得到幫助時懂得道謝
8、有自己的興趣點
9、不亂扔垃圾
10、不亂吃東西
中班
10個好習慣養成清單:
1、學會收拾自己的東西
2、愛惜東西
3、不挑食、少吃零食
4、能夠自己閱讀繪本
5、能夠講出簡短小故事
6、能夠說出家庭住址和爸媽電話
7、不和陌生人說話,不吃陌生人給的東西
8、懂得分享
9、願意幫助人
10、在家有一些固定家務分工,如:擦桌子
大班
10個好習慣養成清單:
1、能自己洗一些簡單衣物
2、能完全獨立做家務
3、能主動與他人交朋友
4、懂得控制自己的言行、遵守規則和禮儀
5、有喜愛的運動項目
6、有規律的生活作息
7、注意正確的坐姿
8、做事有主次概念
9、自己的事情儘可能自己做
10、有自己思考做選擇的能力
如何幫助孩子培養好習慣
從下面這四個方面入手:
1、以身作則
父母和老師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是最大的,孩子會在有意無意間觀察大人並且會進行模仿,所以在培養孩子的時候,自己做好了才最有說服力。
2、多觀察孩子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一定要多觀察孩子,了解他本身的習慣、喜好。再針對他的個性進行培養,才能更有效率的達到好習慣培養效果。
3、多誇獎但不縱容
人人都需要得到肯定,更何況是孩子呢,當孩子表現很棒的時候不要吝嗇誇獎;但是犯錯的時候也絕不能隨意縱容,如果不能及時讓孩子認識到錯誤,日後想培養好習慣就更難了。
需要提醒家長的是,在誇獎孩子的時候,記得不要直夸「你真棒」,要多「夸細節」「夸努力」等具體的事項。
4、多點耐心
習慣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不可短時間內養成。所以不要因為孩子犯了重復的錯誤就發火生氣,這樣很容易讓孩子失去安全感,只要不是原則性問題,都可用「事不過三」來處理。
父母有耐心,多幫助孩子,好習慣自然會慢慢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