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看到一條很溫馨的故事:
一位貨車司機給自己女兒準備了一份非常特別的生日禮物。
在女兒4周歲生日時,他用氣球和彩燈裝飾,將整個車廂都改造成了「生日房」,給女兒準備驚喜。
小姑娘被爸爸抱到車上時,興奮得蹦蹦跳跳,幸福的樣子感染了很多網友。
讓孩子感到被愛,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然而在生活中,很多父母與孩子相處的時間雖多,卻很少去表達愛。
PART
0
1
.
你的愛,能否讓孩子感受到?
如果問:你的孩子知道你愛他嗎?
相信很多父母想當然地以為答案是肯定的,但如果把問題丟給孩子,孩子可能會回答:
「我覺得我爸爸/媽媽沒有那麼愛我。」
孩子有這樣的感受,並不是他們的錯,因為小孩子對愛的理解很直觀的,過于深沉的愛並不能讓他們理解。
一位二胎媽媽留言:
大寶哭著跟我說:「我討厭妹妹,你總是陪著她不陪我?家裡自從有了妹妹,你都不喜歡我了……跟我在一塊,開口就是學習和作業!」
她聽完心裡酸酸的。
她慢慢意識到,她愛大寶的方式似乎並沒有被孩子察覺到。她本以為,大寶已經二年級了,已經不再需要自己無時無刻地陪他玩耍,她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孩子學習上。
結果造成的錯覺就是:
「你喜歡妹妹不喜歡我!」
「你只關心成績,根本不關心我!」
孩子對愛的理解就是這麼簡單直白,你的陪伴少了、鼓勵少了,他就會覺得父母的愛變少了。
生活中,很多父母常常把血緣羈絆當成是愛,他們也願意為孩子付出一切,來證明自己的愛。
他們甚至認為,血濃于水的親情,彼此之間不需要什麼特別的表達,孩子總會明白自己的苦心。
結果讓很多孩子產生了父母不愛自己的錯覺。
PART
0
2
.
你的愛,是否用錯了語言?
曾經看過這樣一則新聞,一個20多歲的女孩與父親、哥哥乘船回鄉。
途中,女孩和父親發生了激烈的爭執。
父親氣急了,說了幾句重話,誰知女兒一時想不開,打開門,跳進了江河之中。
就在女兒跳江的那一刻,父親慌忙地追出後,他一頭扎進了水裡,奮力營救自己的女兒。
評論裡一位網友說:「你爸爸雖然和你吵架,但關鍵時刻,還是會奮不顧身地去救你。」
這是很多家庭的矛盾所在,父母明明很愛孩子,卻總是互相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