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圖集
智慧經驗
財富經驗
職場智慧
勵志經驗
    
張磊:一個人變富前,往往會喜歡做這3件事,看看你有在做嗎?
2022/12/12

其實每個人的人生中,都有很多次變富的機會,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普通人?因為很多人不知道哪些機會是變富的機會,所以我們不會重視,也不會努力去抓住,然后就全部都錯過了。

今天這篇文章,小編就是來與你聊聊你人生中存在的那些變富機會的,這些變富的機會其實都是有一定規律與征兆的,只要我們能搞清楚,便能抓住了。

在聊變富機會之前,小編要先介紹一個人: 張磊,今天的文章很大一部分內容主要來源于我對他的智慧的解讀。

張磊是誰?這名字很多人都不熟,我一開始也不是很熟,但深入了解之后我才發現張磊不比我們認知里任何富豪差,甚至說比他們還要更強。

他出生普通,父母都是很普通的工人,他一開始也表現平平,甚至差點連國中都沒考上,但最終人生卻發生了巨大變化, 創立高瓴資本,掌管超5000億的資產,個人身價上百億。

這麼驚人的成就,咋做到的?答案很簡單:抓住了變富的機會。后來張磊把自己的智慧寫成了一本名為 《價值》的書,我讀了好幾遍,發現他在書里提到:一個人變富前,往往會喜歡做這3件事,看看你有在做嗎?這或許就是你變富的機會!

相比于結果而言,更喜歡重視過程

《價值》里張磊提到的第一件事,便是喜歡重視過程,而非結果。

我知道這個觀點對你而言或許會有些顛覆,我們以往的認知里,一個人一定要更重視結果,但這樣的說法往往來自于老板,老板當然更希望你更重視結果,這樣公司才能更快取得回報,但站在個人的角度來說,重視結果會更加重要。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如果你計劃考注冊會計師證書,如果你只重視結果,肯定會想方設法拿到這個證書,那你的努力途徑很可能就變成了為了應對考試而努力,而非提升自己的能力而努力,但對大多數人而言,這個證書很難拿到,一旦失敗,你有的就只是考試經驗,并且這個經驗在你眼里啥都不是,你只看重結果,可能你幾年的努力就白白浪費了。

但如果你重視過程,在準備的過程中不僅努力提升自己的理論知識,還不斷地思考這些知識和實踐之間的關系,就算你考試失敗,你也擁有了不少實踐與理論經驗,這些都是你后來變富的寶貴財富呀!

對大多數普通人而言,失敗一定會多于成功,重視結果這件事就是讓我們的每次失敗至少不至于啥收獲都沒有,經驗積累多了,變富是遲早的事。

張磊變富過程中,也就一直在落實這樣的原則,他剛開始投資,不會太過于在乎結果,而是不停地從投資中吸取經驗和知識,用在下一次投資上,就這樣他的能力獲得了高速增長!

這里會有一個誤區,很多人搞不清什麼時候重視結果,什麼時候重視過程, 《價值》里提到一個原則: 越是窮的時候越要重視過程。

因為這種時候我們要變富,最重要的是積累,而結果往往會讓我們忽略積累!

打開自己的內心

《價值》里張磊提到的第二件事,便是喜歡打開自己的內心。

這個觀點是啥意思?有一句話說得好,人永遠也賺不到自己認知以為的錢,只有提升認知才能賺到更多錢,那認知該如何提升?靠的就是打開自己的內心,接受更多不一樣的東西,從而來激活自己的認知。

你以為張磊一開始就是做投資的?他一開始只是普通公司的物料員,壓根就不懂投資,正是因為他在持續不斷的打開自己的內心,才有機會接觸到投資知識與行業,才會后來去學投資,也才有今天的張磊。

我們永遠也沒法知道真正能激活自己的認知是什麼,也正因如此,我們才需要一直打開自己的內心,多多接觸自己不懂的東西,這樣才會更有機會碰到能激活自己的認知,這便是打開自己內心的重要性。

如果你現在開始想要打開自己的內心,但又不知道具體該怎麼做,請繼續看下去, 《價值》里提到了一個打開內心的辦法 :相信一切皆有可能。

也就是從現在開始,無論你接觸到什麼看上去完全不可能的事,你都先別否定這件事,而是試著想:「如果這件事是真的,會是怎樣的?」你會發現當你這樣想多了,很多你覺得不可能的事,其實完全就是有可能的,慢慢你就能持續地打開自己的內心了!

喜歡研究自己的失敗

《價值》里張磊提到的第三件事,便是喜歡研究自己的失敗。

這是一件很反人性,但卻異常有用的事。很多人連想都不想自己的失敗,更別說研究了,但這樣反而會讓他們失去變富的可能性。

有句話說得好:「失敗里遍地都是黃金呀!」,一個人在什麼情況下能變富,獲得成功?當他解決了大部分關鍵性的失敗時,那如何解決關鍵性的失敗?當然是搞清楚為什麼會失敗,避免下次再犯錯,所以研究失敗的用處就在這,找到關鍵性原因,下次就不會失敗了,沒有失敗,等著你的不就只是成功了嗎?

張磊非常沉迷于研究自己的失敗,甚至有時候他明明在某件事上獲得了成功,他也要假設自己失敗,會是怎樣的,然后再研究一番,正是因為他想了解足夠多的失敗經驗,從而增加成功的機率。

如果你現在也要開始研究失敗,但又不知道怎樣研究失敗才最有效? 《價值》里提到了一個方法 :原因與改進。

很多人在研究自己失敗的時候,喜歡想著想著就陷入到后悔與憤怒的情緒里去了,比如某次升職加薪失敗了,你在研究的時候,可能會心情越來越差,然后覺得太可惜了,自己為什麼不早點做好,這樣的研究沒有任何用處,好的研究只需要明確兩個方面 :原因與改進。

也就是自己為什麼會失敗,如何改進下次才不會失敗。

🌟心要隨風而動、隨雨而下,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
2023/06/04
另類的宣傳?日本巖手縣吉祥物《長腳的小拳石》激起網友惡搞創作魂!
2023/06/04
小孩子都比你強!《寶可夢卡牌價格被炒翻》小學生嗆黃牛:丟臉的大人!
2023/06/04
網友爆料《寶可夢蚊香蝌蚪真實身份》,原來蚊香的靈感是「腸子」的形狀?
2023/06/04
高達1840套!日本議員《公開家中任天堂收藏》網友驚:簡直是DS卡帶圖書館!
2023/06/04
大雄丟的?神奈川潛水客發現《被遺棄的哆啦A夢》白眼模樣好陰森!
2023/06/04
這一次,與柳州梁局長有染的藍女士,「底褲」都被扒掉了
2023/06/04
母女被撞身亡后續:女兒兩天后生日,媽媽始終沒有松開過女兒的手
2023/06/04
巔峰時期的衛青家族,到底有多牛?為什麼衛家被稱作最強外戚?
2023/06/04
大唐楊貴妃,與反叛臣子安祿山的愛恨糾纏,是如何開始與落幕的
2023/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