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儉節約一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相比于浪費的孩子,如果小時候就知道勤儉節約,這樣的孩子還是很讓人喜歡的。但是,有一些孩子的某些行為,看似是勤儉節約 實際上卻是不好的行為,媽媽不僅不能提倡和鼓勵孩子,還應該 及時地制止他們,免得孩子走上錯誤的道路。
楠楠上小學五年級,是一個聰明又可愛的小姑娘,這孩子八面玲瓏,很會說話,行為舉止中透著一股 不屬于她這個年齡階段的精明。楠楠學習 成績也很好,她是爸爸媽媽的最愛和驕傲。
最近,楠楠媽媽又在炫耀了,說自己的女兒很具備商業頭腦,「 勤儉持家」,都懂得自己創業賺錢了。
原來,楠楠給班里的幾個學習成績不好的同學 代寫作業,這些同學呢,就給她一些小禮品和零花錢,楠楠一個月賺來好幾百塊錢。最后有個同學把這個事情報告給了老師,老師很生氣地通知楠楠媽媽去學校談一談。
雖然, 老師批評教育了楠楠,媽媽也告訴女兒以后不能再這樣做,但是,楠楠媽媽的字里行間還是 透露著對女兒的「佩服」。
楠楠雖然表面上認了錯,回到家卻依然和媽媽據理力爭說:「老師憑什麼說我, 我付出了自己的知識和勞動,獲得報酬也是應該的,我覺得自己沒有錯。」
付出了自己的「作業」,收獲了同學的錢物,楠楠還覺得自己是很理直氣壯的,楠楠最大的錯誤就是認識不到,「幫別人寫作業」這件事情本身是不對的,雖然獲得了利益,但 對同學、對班級都是有害的。
孩子喜歡錢本沒啥大錯,但是我們作為父母應該要讓孩子知道「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應該因為孩子一時的「勤儉持家」而高興。目光放長遠,才是真的為孩子好!
特別是孩子以下幾個看起來不錯的節儉行為,實際上是錯誤的,我們要及時引導孩子糾正過來,否則就是后患無窮的。
★孩子不擇手段給家里省錢,這種價值觀不正的「節儉」,父母要及時糾正
我們在超市買東西,經常會看見一些孩子在超市里撒歡兒。有的孩子吵著讓父母買好吃的,也有的孩子根本就不問價,直接拿起來就吃了,大有一副你能奈我何的架勢。售貨員并不會時時刻刻盯著孩子,有的孩子就 吃了免費的「午餐」,感到是 占了大便宜了。
超市里吃東西,列車里逃票,班級里拿同學的東西,孩子如果為了一點點利益而不擇手段,就是建立了錯誤的價值觀,一時是為自己爭取了更多利益,但長期來說是后患無窮。
作為父母就必須告訴孩子,一個人可以努力掙錢,但是不要違背道德底線,更不能觸犯法律的尊嚴,因為長期這樣「省錢」、「賺錢」,是一定會受到社會的懲罰。
孩子 勤儉節約和 不擇手段是不同的性質,我們父母應該做孩子的榜樣,遵守公共規則,做遵紀守法的人。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也是 舍得批評教育孩子,讓他受到應有的懲罰,孩子才能從心里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以后不會再犯。
★孩子愛抖機靈,特別喜歡占小便宜的「節儉」,可不是真的聰明。
有的孩子雖然看起來很聰明,但是,卻不是真正的聰明。比如,有的孩子和小伙伴們在一起,從來都不會吃虧,甚至是總是可以占到便宜,父母還會覺得自己的孩子更聰明。
中國有句老話說得好, 吃虧是福不是禍。如果你的孩子總是抖機靈,想著辦法地去占別人的便宜,和他相處的人也都不傻,時間長了以后,誰愿意和這樣的人交往呢?
所以,有的孩子看似占了一點小便宜,實際上卻失去了很多朋友,人際關系只會越來越困難,對以后的成長髮展都是不利的,這種「節儉」不可取。
★孩子自私自利式「節儉」,不愿意跟家人和朋友分享,也是要及時糾正的。
現在很多孩子,家里所有的好吃的、好玩的,都是孩子所有,就算是最親近的爸爸媽媽也休想拿走一點,這是非常可怕的。表面上孩子是在「節儉」,可實際上卻是在消耗關系,以后也沒人愿意幫助孩子的。
這種自私自利式的「節儉」危害特別大,而且大多都是父母慣的,如果發現孩子連一點吃的都不愿意分享給父母,就要反思且重視了。
我們愛孩子,也不要培養孩子專橫跋扈、自私自利的性格,如果孩子今天可以自私自利、冷血無情地對待別人,以后他也會這樣對待自己的父母。所以,我們應該教育孩子做一個心里有愛,行為有素質的人,教育他們尊敬長輩,心里裝著爸爸媽媽,也關愛他人,做一個有愛心的孩子,以后的道路才能走得長遠。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庭教育是孩子最重要的學校,孩子的性格成長、價值觀、人生觀的建立都是在生活中一點點積累起來的,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開朗良好的性情,需要爸爸媽媽從多方面去努力。
互動話題:你家孩子節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