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都說男女平等,女兒和兒子都是一樣的,那麼兒子的孩子和女兒的孩子也是一樣。所以現在不光是獨生女,就連很多家里有哥哥弟弟的女孩,也說自己父母對孫子和外孫是一樣的。
我覺得這是年輕人的想當然,在父母心里,孫子和外孫終究是不一樣的。
我表嫂的弟弟在離家幾萬里的大城市工作,平時不怎麼回來。嫂子的爸媽都說以后指望嫂子和表哥。而表嫂的兒子從小姥姥姥爺帶的也比較多,兩位也非常寵外孫,幾乎要啥買啥。
前一段時間表嫂弟弟帶著孩子回來了,侄子只比弟弟大幾個月,兩人湊在一起打架在所難免。弟弟把哥哥咬了,嫂子爸媽也沒有批評自己的孫子,兩個小朋友喊著妳滾,妳滾。嫂子的媽媽就說,妳姓X,他姓X,要走也是妳走。6歲多的侄子氣的立馬從姥姥家出來了,并嚷嚷著以后再也不去姥姥家了。
侄子回家后,姑姑很心疼,但也理解。說誰的孫子誰疼。是啊,誰的孫子誰疼。
從身邊老一輩的經歷來看,雖然表面都說孫子外孫都是一樣的。很多女人也自信覺得自己生的孩子和弟弟或者哥哥的孩子在爸媽心里是一樣的,但關鍵時刻會發現父母分的很清。親孫和外孫在老人心里終究是不一樣的,年輕人別自欺欺人,很現實。
如果是獨生女,姥姥姥爺可能會把外孫當親孫對待,畢竟沒有自己的親孫。而對于有兒有女的父母來說,如果兒子還沒有結婚生孩子,對女兒生的外孫也比較親。
但一旦兒子結婚,兒媳生了孩子,有了自己的孫子孫女。父母都會更親偏心自己的親孫子。說句很現實的,外孫和親孫同時掉水里,哪怕外孫近點,他也要游過去救親孫。外孫是別人的孫子,孫子是自己的孫子。
更何況,在很多父母心里,外孫是狗,吃了就走。對外孫再好,以后人家也是親自己的爺爺奶奶,以后放學工作回來最先看的也是爺爺奶奶,照顧多的也是爺爺奶奶。
有些老人覺得孫子孫女是自己家的姓,所以是自己家人。外孫是別人家的姓,所以一定程度來說就是孫子是家人,外孫是親戚。
這是由姓氏文化和傳統生活習俗決定的,幾千年來都是女子嫁到男家,和男家人一起生活,生的孩子也是跟男家姓,天天一起生活一個鍋里吃飯、同甘共苦,感情肯定就深了,同姓的人哪怕不是家人,也會有親近感何況是家人?
當然這也不是絕對,尤其現在的生活模式不一樣了,年輕人結婚后基本都是自己單獨住,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誰看得多一點:付出多一點估計就跟誰親了。
當然,外孫和親孫身份不是問題,有感情才最重要。當然感情是需要培養的。
【話題討論:妳對這個說法認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