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粉絲私信問到,孩子的智商是否與其出生月份有關聯?冬天的娃更聰明的說法離譜不?公認影響智力的因素不是先天基因及后天「開發」嗎?
在美國的哈佛大學有一項關于這個課題的研究,結果是:八月份與來年元月份間出生的娃,常規要比二至七月份出生的娃體重多210g,身長高了0.19cm,而智力分值則高出的范圍在1-6分。特別是10-12三個冬季月份的娃,擁有的智商分值更突出。
雖然這項研究報告的對象是對小部分人群定期的跟蹤記錄,并不能以偏概全,不能代表全人類,更不能代表時代變化的人類大自然。
影響人類智商的最主要的是先天因素的影響,即基因,母體受孕環境等等。大家印象里都同樣認為高智商孩子能更容易成才,更獲得成功。
但是先天條件很重要,但是后天沒能受到好好培養,那麼高智商也依舊難以發光發亮。
我查閱文獻發現,有部分理論表示人的大腦是自打出生起就進入發展的「高速路」,并隨著時間不斷進化更新,每時每刻都不同。1年的腦體積約是出生時的2倍,3歲時則達到了成人的80%之多。因此父母們應該在0-3歲孩子的關鍵發育階段放出「手段」,有效且科學把握住這個時機,助孩子「智商開發」的一臂之力。
每個人對世界的認識方式都是味覺、觸覺,刺激大腦發育需要充足的肢體活動量。在有安全保證的前提下,讓孩子自由自在進行自我探索,「放手式」探索是挖掘孩子潛力的好幫手。
父母都已經是成年人,因三觀不一致的緣由,每個人的認知意識會存有不同程度的差異,父母不可將自己的認知強行灌輸給孩子,雖然很多時候或多或少的不可避免讓孩子模仿,但是不能框架孩子自我探索的能力。
在孩子有了自己對這個世界的基本認知后,這個時候家長就可以開始鍛煉其觀察力,也是綜合了思考及分析能力的結果,該過程有開發孩子智商的作用。懂得找規律的人往往具有強大的觀察能力,智商高的表現。
我們普通人之間的智商大多數沒有什麼大差距,可卻能分出愚笨和聰明!
我們沒有與「上天作對」的本事,無法更改先天基因遺傳,但我們擁有后天努力的權利,用自己僅有的能力去盡其所能去填補自己的「不足」。
如果擁有天才智商的人沒能得到有效開發,那麼也會淪落為普通人。不必過于擔憂自己的智力,做好自己就行,與自己比較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