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王國向亞述投降,因而逃避了這樣的厄運。
但經過了一百多年,在公元前585年,新巴比倫帝國的尼布甲尼撒王在占領亞述之后,征服了猶太,把猶太人也驅逐了。
耶路撒冷遭到洗劫,許多人被流放到巴比倫。于是猶太傳統中稱為第一圣殿時代的歷史也就此告終。
從政治上說,這個時代在大衛和所羅門以后沒有什麼事情值得大書特書。然而從精神和文化上說,這個時代的后半期顯示了人們精神的昇華、道德倫理的深化和偉大韻文的昌盛;這些在阿摩司、何西阿、以賽亞和耶利米等先知的遺著中是顯而易見的。
人能夠在經歷千年的流離后,依然有此成就,他們究竟是如何辦到的?
原因有兩個:
第一,大部分猶太人都不種田,所以他們只能在金融和商業上露臉。
第二,他們熱愛閱讀,這是一種文化,他們從小就在看一本名為《塔木德》的書。
這本書里面從猶太民族的修身、交友、為人、處事、謀略等方面入手,社會的方方面面為切入點,通過精彩的故事與案例,全面而簡練的展示猶太民族獨特的經商智慧與處世之道。我認真研究過《塔木德》這本書,找到了猶太人成功的關鍵: 猶太人智慧:越是沒錢,越需要養成這5種致富思維,多數人不懂 第一種致富思維:投資的思維在富人看來,最安全的投資策略是:先投資,再等待機會,而窮人的思維恰恰是等待機會,然后再投資。
抱著「船到橋頭自然直」得過且過的心態來等待投資的機會,是窮人在投資上最普遍的障礙,也是導致大多數窮人不能成為富人的主因。很多窮人總認為投資是富人的事,等到有錢了再投資不遲。
猶太人的智慧:投資與金錢的多寡關聯性很小,于時間長短之關聯性卻相當大。
這其中的原因在于,時間不夠長的話,復利的巨大作用就無法得到充分發揮,小錢就很難變成大錢,尤其是考慮到窮人應該投資風險較小的項目,那復利發揮作用的時間往往要以二三十年來計算。
第二種致富思維:擅長整合資源這個世界上的所有資源都是你所需要的,你要做的不只是將他們聚集在一起,而是要利用你的聰明才智將他們結合在一起,使他們的利益最大化。
就像猶太經濟學家威廉·立格遜說的:什麼都能借.
市場營銷還需要整合資源,學習如何「借勢」。
第三種致富思維:老板思維老板思維自然做生意、賺大錢必須具備的,其一個核心就是想方設法將身邊的資源搞到手,尤其是把有用的人才吸引到自己身邊,讓別人替自己賺錢,也就是靠團隊模式來賺錢,而不是靠自己拼命替別人打工來賺錢。假如你真正具備了老板思維,即便是不選擇做生意,你一定也不會局限于掙那點死工資,一定會想辦法將自己身邊的資源價值發揮到最大,迅速累積人脈,快速的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個人單打獨斗,如此,成為有錢人也不會太難。
第四種致富思維:懂得甄選適合自己「借助」的人幫人的前提,首先自己要有足夠的實力去幫。同樣,你求助的人,也一定是能真正幫到你的人。
比如說,窮人借錢,一定要向有一定經濟基礎的人借,而不是跟比自己更窮的人借。
婆媳不和,也一定是跟已經結婚的人討論,而非是一個單身的少女討論。
所以說,當你孤立無援,急需他人相助時,一定要懂得甄選適合自己借助的人,這樣才能有效且準確的尋求到幫助。
否則,等于是在浪費時間。
總之,求人幫助是門學問。一個人不要真正等到一無所有時,再去向外求助。
平時就要有借力意識,廣泛結交,并甄選出對自己有利的人,不斷擴大自身的影響力。
這樣,在你需要支持時,還未開口,愿意幫助你的人便會自動伸出援助之手。
第五種致富思維:爛人爛事,不要去糾纏計較曾經看到一個問題:「碰到爛人爛事,該怎麼處理?」
點贊最高的回答只有三個字:「不糾纏。」
爛人無處不在,身邊總有幾個。他們或明著為難,或暗中詆毀,總要把你弄得心煩意亂。
要是跟爛人較真,就著了他們的道。爛人想你生氣、抓狂,又何必滿他們的愿?
把噪音摒除在外,專心做好自己的事,爛人爛事,隨他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