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馬有失蹄,人有失足」。不管是做人做事,還是與人交往,都難免有說錯話、辦錯事的時候,誰都無法避免,即使那些城府很深、明察人情世故的人也不能例外。區別在于,有的人總是因為說錯話、辦錯事而鬧笑話,甚至讓局面不可收拾;有的人卻能及時補救,把損失降低到最小。
那麼,說錯話、辦錯事時,如何才能補救呢?你需要掌握以下三個補救技巧,這三個技巧把關鍵點都說透了,精辟。
一、借題發揮息怒火
三國末期,司馬氏操控曹魏大權。有一次,司馬昭與阮籍一同上朝,突然,有侍者上前報告:「有人殺死了母親。」阮籍向來以離經叛道、放蕩不羈聞名,聽到這個消息后,他竟然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殺父親也就罷了,怎麼能殺母親呢?」此言一出,滿朝文武頓時嘩聲四起,認為阮籍違逆「孝道」。
阮籍也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如果不迅速補救,那麼朝臣就會群起攻之,自己立馬就會惹禍上身。于是,他連忙解釋說:「我的意思是說,禽獸只知道母親而不知道其父。殺父的人,就像是禽獸一般,而殺母,就是連禽獸也不如了。」這樣一番巧妙補救,竟使眾多朝臣沒有了辯駁之詞,只好偃旗息鼓,阮籍就此避免了一場大禍。
在這個例子中,阮籍在說錯話之后,只是使用了一個簡單的比喻,就暗中更換了題旨,然后借題發揮一番,巧妙地平息了眾怒。事實上,像這樣以喻說理,借題發揮,是說錯話、辦錯事之后最常見也最有效的補救手段了。不過,它對一個人的急智要求比較高,也需要一個人有較為強大的知識儲備。
二、坦率道歉莫遮丑
林志穎是娛樂圈內著名的「不老男神」,而在他最火的時候,連「四大天王」都要避其鋒芒,從其「小旋風」的稱號就可見一斑。也就是在那段時間,有記者問及他對「四大天王」的看法,以及對「四大天王之一」郭富城的印象,當時的林志穎或許是年少得志,或許是想要活躍氣氛,竟然故作詼諧地說道:「四大天王我不知道。郭富城嘛,他是我爸爸吧?」此言一出,滿座嘩然,人們都紛紛指責他年少氣盛以至于不知道天高地厚,對前輩實在是太不尊重了。
這件事一度影響到了林志穎的星途,后來,他為了補救這次失誤,開始重塑自我形象,所采用的做法就是坦率道歉不遮丑。在接受采訪時,他誠懇地表示自己的歉意:「我對說過那樣的話深感遺憾。我愿意公開向郭富城先生道歉。」至此,這場因為說錯話引起的風波才算平息了下去。
可見,在說錯話、辦錯事時,遮掩不是最好的應對之法,很多時候,坦率道歉都比猶抱琵琶半遮面的遮掩來得高明而有效。
三、悄然更改見行動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在一次中國隊與日本隊的女排世界盃比賽中,中國隊大占上風,但比賽還沒有結束。這時,電視主持人卻說:「無論日本隊怎麼喊,雙方實力差距擺在這兒呢……我們已經是世界冠軍了!」盡管是一時興起之言,也有可以理解的情緒在里面,但作為主持人,這卻是有失嚴謹的,在當時也是一個不小的主持事故,這位主持人也因此引來了眾多的責難。好在意識到自己的失誤后,這位主持人暗暗在行動實踐中予以克服,結果,像這樣的失誤幾乎就沒有了。
所謂「事實勝于雄辯」,看決心不如看行動,當你說錯話、辦錯事時,如果無法臨場補救,那麼,最正確的做法就是接受教訓,在之后的行動中悄然更改,這也就是「吃一塹,長一智」的道理,也是「亡羊補牢,未為晚矣」的補救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