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圖集
智慧經驗
財富經驗
職場智慧
勵志經驗
    
6至18歲最佳教育方法:孩子不自律是本能,父母「讓」他自律是本事
2023/02/28

前幾天,朋友向我吐槽:

「終于等到熊孩子開學了,我邊工作邊陪他寫作業,本來以為能工作帶娃兩不誤,母慈子孝,歲月靜好。

沒想到才兩天,我倆就相看兩生厭了。」

仔細想想還真是, 理想中的陪娃學習畫面:

我工作來他寫字,我做飯來他讀書,和和氣氣共相伴。

實際畫面:

寫作業,不催著,就不動;

玩手機,不罵著,就不關……」

陪娃學習前,老母親內心:「不發火,不罵娃,多尊重,多理解。」

陪娃十分鐘後: 「算了,我先去讀會《活著》。」

有時候網上看到別人家的孩子,不用父母催,自己每天回家主動寫作業,完成後還加幾套練習題,父母平時啥都不操心,孩子次次考A+。

每次看到這些,老母親都羨慕到流淚: 「這樣自律自覺的孩子,能不能給我來一打。」

確實,自律性強的孩子,時間管理能力強,主動性強,不需要父母太過督促,自己就能管好自己。

不自律的孩子,時時刻刻要父母在旁監督,父母少嘮叨一句,他立馬能「擺爛」給你看。

但其實,孩子身上的問題,往往都是父母教育的鏡像。

孩子身上的區別,也大多和父母的引導有關。

「自律的孩子不一定優秀,但優秀的孩子一定自律。」

我們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或許只差了「自律」這個距離。

教育最大的錯覺,是認為孩子會自覺

網上曾有人列出如何逼孩子自律的十條方法,然而評論區的家長們卻紛紛留言:

「內容不錯,但讓娃做到太難了。」

「別說十條,我娃能做到第一條就不錯了。」

這還真是很多父母的切身感受: 培養孩子自律,實在是太難了!

網上看到一個很有趣的視訊,兒子拿著手機玩游戲,爸爸在旁邊敲桌子提醒時間。

兒子卻完全沉迷在游戲中,哪怕旁邊的老父親提醒到把手都「砸出血」,孩子也兩耳不聞身邊聲。

評論區的父母們紛紛訴苦: 「這不就是我家孩子嘛,一樣一樣的。」

是啊,這個孩子表現的,不就是我們身邊大多數孩子的真實情況嗎:自律性差,自主能力低,只要父母管得不夠嚴,他就能一直玩下去,別說主動學習了,能聽父母的話放下手機都不錯了。

《清華學霸教子經》里寫道: 父母要明白,孩子小時候缺乏自制力,對學習等艱苦的事情,不主動是常態,主動是非常態。

父母一放養,孩子就「放羊」。

不要隨便放養孩子,也不要指望孩子能主動自律。

而且,培養孩子自律的過程,不僅要克服孩子的惰性,有時候還得克服父母的惰性。

很多父母應該都有過類似的經歷:

每次假期,剛開始的幾天,和孩子一起製作了各種學習的自律表格,想著努力一假期,開學驚艷所有人,結果堅持了不到一周,大家都心照不宣不再提表格的事;

每次陪孩子參加各種打卡活動,一開始,朋友圈整得熱火朝天,可不到一個月,就偃旗息鼓了;

報了一學期培訓課,實際到課時間不足一半,有時候是孩子不想去,有時候是老母親不想去。

間歇性努力,持續性放棄。

自律,本身就是反人性的,我們做父母的都做不到,更何況孩子呢?

大多數孩子,天生喜歡的是安逸享受,能做到自律自覺,而且一直堅持下去的,畢竟是少數。

🌟心要隨風而動、隨雨而下,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
2023/06/04
另類的宣傳?日本巖手縣吉祥物《長腳的小拳石》激起網友惡搞創作魂!
2023/06/04
小孩子都比你強!《寶可夢卡牌價格被炒翻》小學生嗆黃牛:丟臉的大人!
2023/06/04
網友爆料《寶可夢蚊香蝌蚪真實身份》,原來蚊香的靈感是「腸子」的形狀?
2023/06/04
高達1840套!日本議員《公開家中任天堂收藏》網友驚:簡直是DS卡帶圖書館!
2023/06/04
大雄丟的?神奈川潛水客發現《被遺棄的哆啦A夢》白眼模樣好陰森!
2023/06/04
這一次,與柳州梁局長有染的藍女士,「底褲」都被扒掉了
2023/06/04
母女被撞身亡后續:女兒兩天后生日,媽媽始終沒有松開過女兒的手
2023/06/04
巔峰時期的衛青家族,到底有多牛?為什麼衛家被稱作最強外戚?
2023/06/04
大唐楊貴妃,與反叛臣子安祿山的愛恨糾纏,是如何開始與落幕的
2023/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