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嫻說:
「曾經以為,傷心是會流很多眼淚的;可後來才發現,原來真正的傷心,是流不出一滴眼淚。」
的確,對于女人來說,更是如此。
哀莫大于心死,悲莫過于無聲。
先前,女人之所以受了委屈會和你傾訴,有了不滿會跟你吵鬧,見你不開心會嘮嘮叨叨地對你噓寒問暖,都是因為心中在乎。
可是當有一天,傾述消失了,吵鬧不見了,嘮叨沒有了,她跟你在一起只是無盡的沉默,冷漠得像一個陌生人。
那麼只能說明,她已經對你徹底失望,徹底死心。
女人,是感性的也是柔弱的,她們在最無助,最難過,最困難的時候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那個最愛最信賴的人。
她們希望通過傾述來獲得你的安慰,尋求你的幫助。
可是,當一個女人變得過于堅強,就算再難,再傷心,也選擇自己一個人扛。
那麼並不是因為她喜歡這樣做,而是她不得不這樣做。
正如有句話說的:「唯有被愛的人,才有資格示弱。」
之前的一次次失望,讓她們明白,再多的傾述,得到的只會是讓自己更失望而已。
網上看過這樣一個視訊:
一個女人,父親病重住院,那一天她和母親兩個人在醫院忙前忙後,崩潰、無助,因為各種手續,很多次都急得流淚。
可是當她很晚回到家中的時候,看著沉迷于玩遊戲的丈夫,一句話都沒有說。
只是默默地轉身回到房間,像丈夫這個人根本就不存在一樣。
夫妻本是最親近的人,那麼是怎樣程度地失望,才可以讓女人對丈夫疏遠到這個地步呢?不言而喻!
心理學家武志紅說:
「不麻煩彼此,關係也就無從建立。」
一段感情中,一個女人願意麻煩你,願意遇到難事就告訴你,是因為信賴,也是因為需要。
然而,如果一個女人,越來越成熟,不再和你訴苦,把自己一個人活成了一個隊伍。
那麼只能說明,在她心中,你已經不再值得依託和信賴,她對你已經徹底死心。
周國平說:
「愛是一種永無休止的惦念,有愛便有牽掛,而且牽掛地似乎毫無理由,近乎神經過敏。」
愛一個人,總會習慣上去關心。
你回來晚了她會問你是不是工作太忙;你沉默了她會問你是不是出了什麼事;甚至你只是稍微有所異常她都會對你嘮叨半天。
然而,如果一個女人放下了對你的掛念,你的榮光與得失她都表現得沒有絲毫興趣,不聞不問。
那麼這樣的感情一定是出現了什麼問題。
電視劇《下一站是幸福》中,楊小雨是一個全職太太,起初的時候可以說是對丈夫沈凡凡關心到無微不至。
可是後來楊小雨發現了沈凡凡背叛的證據,雖然因為現實原因沒有選擇立刻離開,但是她對沈凡凡的態度卻變了。
沈凡凡回家再晚她都不再關心,也不再詢問,沈凡凡的任何事情她也不想知道。
最終,楊小雨在生下孩子之後,就和沈凡凡提出了離婚。
有句話說:
「當初心不在,剩下的只是冷淡;當感情不在,剩下的只有平靜。」
在一個女人還在乎你,還愛著你的時候,那麼你的一切她都想知道,都想參與。
但是,一旦她真正對你死心放下你了,那麼隔三差五的,你在幹什麼,在她眼裡跟售樓短信的性質是一樣的。
她不會再因你患得患失,也不會再因你的事情而憂鬱焦慮,你已經變成了她生命中無關緊要的過客。
有人說:「女人真正離開時,關門的聲音最小。」
確實,愛就是這樣,所有的大張旗鼓不過都是試探,而真正的離開都是悄無聲息的。
朋友小蒙,和前任在一起五年。
兩個人剛在一起的時候,和所有濃情蜜意的情侶一樣,有甜蜜也有吵鬧。每次吵架之後也會找我吐槽對方的不是,不過這些吐槽過後第二天兩個人就會和好。
可是在分手前的那半年時間裡,卻變了,兩個人的感情好像變得特別的好,再也沒有見過小蒙對男友發脾氣吵架。
最後在小蒙提出分手後一塊吃飯,我問她,看著兩個人感情挺好的,為什麼這麼突然。
小蒙只是說了一句:「愛沒了,自然就不會生氣了,那麼爭吵自然也就沒有了。」
塗磊在《愛情保衛戰》中說:
「事事無所謂,那麼你的感情也就無所謂了。」
無論是夫妻還是情侶,一個女人可以對你發脾氣,願意和你爭吵,是因為她還在乎你。
正是因為在乎,所以你的行為才會觸動她的內心,牽動她的情緒。
可是當她變得冷靜、沉默,你做任何事情她都不在意,不生氣,那麼並不是因為她變得大度。
而是因為耗盡了所有的在乎,在她心裡,只是把你當做了一個無關緊要的陌生人而已。
亦舒說:
「任何一個人離開你,都並非突然作的決定。人心是慢慢變冷,樹葉是漸漸變黃,故事是緩緩寫到結局。
再重要的人讓你失望多了,也變得不再重要了,最後我們笑著說再見,卻深知再見遙遙無期。「
能夠長久的感情,從來都需要用心經營。
只有當彼此之間互相扶持,互相包容,互相成全,那麼感情才能夠歷久彌新。
而,倘若你總是讓她失望,那麼久而久之失望攢夠了,就再也無法挽回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