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所有人都告訴自己:「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對待他人,要大方給予,對待自己,要嚴格要求。
本意不錯,可是人過30,一輩子已經過去了三分之一,若是「大方」過了頭,最後不舒服的卻是自己,往後的日子也會越過越累。
曾國藩曾說過:「莫貪大方,莫貪豪爽。」意思是說:不要沉浸于大方待人所帶來的快感,有時候結果並不會像自己想象的那樣。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誰又能預測未來呢?
這裡所說的「大方」有兩個方面的意思,一個是錢財上的大方,一個是感情上的大方。
當自己以為給予別人錢財,好吃好喝供著的時候,別人只會認為是理所當然,全然沒有感激之情。
沒有誰的錢是天上掉下來的,都是靠自己奮鬥而來,過分的熱情和大方,除了讓別人認為你人傻錢多外毫無用處。
不僅如此,在小人眼裡,還會認為你是在炫耀自己的富有,過多的白眼狼只會把自己陷于不義之地,多此一舉又何苦呢?
對待感情,我們常常為境遇所苦,為得失所累,在順境中迷失,在困境裡彷徨,總是想給予他人多一點愛,可是到頭來卻讓自己不得解脫。
很多時候,我們只是自己縛住了自己,被大方給予的感情絆住了手腳。不管是自己的親人,愛人還是朋友,不要過于大方,愛是有分寸和尺度的,過最踏實的生活,才最安心。
當一個人大方成為了習慣,是抵擋不住現實的殘酷的,一次的給予很容易,多次的要求便會讓自己心情抑鬱,從而保持不住自己的初心,迷失最真實的自己。正所謂:「打腫臉充胖子。」
在這個社會,我們無法改變別人的看法和要求,但可以保持一個真實的自己,別太大方。
想起曾讀過的唐代詩人王維的一首《辛夷塢》:「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自落。」這首詩寫的是在幽深的山谷裡,辛夷花自開自落,平淡得很,得之于自然,又回歸自然。
在這個地方,辛夷花不需要讚美,也不需要他人對它的説明,更不需要自己散發多大的能量,它把自己生命的美麗發揮到了極致,這便是我們應該悟到的境界。
自然界的花如此,我們人類更如此。每個人都有自性,也就是自己的本心,有熱心助人的愛心固然是好的,可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能體察到溫暖,當索取成為理所當然,就連自己也會懷疑自己最初的內心。當自己逐漸被掏空,這顆熱心能否保持住還是一個問題。
人過30,我們無法改變別人的看法,但可以保持一個真實的自己。想要討好每個人是愚蠢的,也是沒有必要的,與其把精力花在別人身上,還不如把精力放在踏踏實實做人、兢兢業業做事上。
想要通過大方給予來改變別人的看法是很難的,這需要雙方的努力和相同的認知,做好自己卻是容易的,做好自己的事,切勿過于熱情,把自己生命的精彩發揮到極致才是完美。
曾國藩曾說:「適時則貴,失時則損。」升米恩,斗米仇。當自己沉浸于大方的世界無法自拔,當自己不斷享受這種被人追捧的感覺時,便失去了冷靜的判斷力,無法認清自己的能力底線,以為自己有足夠的能力影響這個世界。
人最重要的是要有自知之明,真正瞭解自己、戰勝自己、駕馭自己。每一種際遇都是對人自身能力的考驗,都能讓人更清晰地認識自己,而不是天真認為自己就是救世主。
然而,認識自己又談何容易?人過30,不再是年輕稚嫩,只有掌握分寸和度,才能夠找到真實的自我,才能夠正確面對這個社會的美與醜、善與惡。
凡事應當盡力而為,但同時也要量力而行。比如說挑水之道,若是讓一人從山谷裡打了兩滿桶水。那人一定會挑得非常吃力,搖搖晃晃,跌倒在地,水全都灑了,膝蓋也摔破了。
其實,桶裡面有一條線,水絕對不能高于這條線,高于這條線就超過了自己的能力和需要。這條線提醒我們:凡事要盡力而為,也要量力而行。
做人也是如此,每個人在能力上都會有一個底線,如果超過了這個底線,去做力不能及的事,那麼,再強健的人也要摔跤。
人過30,要學會自知,學會正確把握自己的定位,心中時時有一桿秤,稱准自己,量力而行,就能真正駕馭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總之,人最重要的是要有自知之明,不要過于大方,實事求是地認知自我,完善自我才能更好地幫助他人。
人過30,請收起你的過于大方,正視自己的內心,學會取捨。
人生這條路本就不簡單,做好自己本是不易,況且,大家記住,人心永遠喂不飽,多思考多體會,福氣才會多多,好運才會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