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和朋友爭辯,爭贏了,友情淡了。
別和戀人爭辯,爭贏了,感情沒了。
別和長輩爭辯,爭贏了,親情夸了。
別和領導爭辯,爭贏了,工作無了。
生活中的小王是個熱情開朗的人,但他有個特點,就是非常不愿意與人爭論,尤其是與自己認知層面有較大偏差的人,小王更是在對方想要辯論時直接緘默其口,有多遠躲多遠,不給對方任何開口機會。
在小王看來,「凡事都愛爭個是非對錯」的人,他們在面對超過自己認知的事物時,基本上不會去驗證,而是直接否定是錯的。最令小王無語的是,這些人還總是露出衣服「迷之自信」的表情,認為自己價值觀、認知層面碾壓眾人,因此特別喜歡與人爭論,借此攻擊批判他人,更讓小王看不懂的是,他們的思想還特別狹隘,對事情的判斷特別簡單粗暴,總是說出一些讓人費解的話,比如:「考研考碩有什麼用?浪費時間,還不如早點畢業賺錢。」「女的買房做什麼?嫁人以后還怕沒有住的地方?」「抑郁癥?切,我看妳就是閑的,妳就應該去廠里工作,天天加班時間拉滿,就不會想那麼多了」
很多時候,與這類人講道理沒有任何意義,因為對方思想的貧瘠和狹隘,令他們斷絕了與他人溝通的可能。正常人與他們爭辯,只會給自己造成一種雞同鴨講的感覺,白白損耗精神。
對于爭辯,小王非常認同林肯說過的一句話,「任何決心有所成就的人,決不肯在私人爭辯中耗費時間。爭辯的結果,包括發脾氣,失去自制,其后果是難以讓人承擔得起的。與其跟他爭辯,被咬一口,倒不如讓他先走。否則就算宰了他,也治不好妳被咬的傷疤。」
最近幾年,由于工作關系,小王接觸的人越來越多,也讓他看清了社交中的很多陷阱,同時也更令他清楚:當與認知層次不同的人相處時,少開口。當意見遇到分歧時,如果完全不涉及自己的利益,就不去爭辯。面對偏執的人時,以退為進,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