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周末,許久不見的朋友小A約我出去逛街,可是很明顯,逛街的時候,她根本不在狀態。
「你怎麼了?是不是有什麼心事?」
面對我的詢問,她欲言又止,最后還是說出了困擾自己的事情。
原來,是朋友小A兒子的班主任最近找她談話,說她兒子成績太差、學習習慣太差、基礎完全沒打好,建議父母多輔導。如果到了二年級下學期期末時,成績還是沒有起色,老師建議讓她兒子留一級。
小A說,她每天工作真的很忙,最近天天加班到10點。孩子爸輔導作業時不是打就是罵,奶奶看到心疼,還會護著,然后就演變成母子倆人大吵。
小A問我,她要不要干脆辭職,在家好好輔導兒子算了,她實在擔心兒子就這樣被耽誤了。
我說我也不好直接給你答案,只能幫你分析。
孩子成績不好,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1、學習習慣不好;
2、學習內驅力不夠;
3、不愛思考、不想學習;
4、長輩溺愛。
好巧不巧,以上4種情況小A的兒子全占齊了。
首先,我們來看如果辭職的話會是怎樣一種情況。
先拋開丈夫是否同意,丈夫收入是否能支撐整個家庭的運轉這些外在因素。因為能考慮到這一步,肯定是已經解決了外部困難,不然也無需糾結了。
我們只看媽媽自己,因為當事人的心態才是決定事情能否創造價值的唯一因素。
辭職后,毫無疑問,小A從此會變成一個徹徹底底的家庭主婦,沒有經濟收入。現在社會上對全職主婦的「鄙視」是有目共睹的了,雖然我不認同那些看法,但是不得不承認,持有這種看法的人不在少數。
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有強大的心理,以及判斷能力,讓自己不被網絡上的三觀而帶偏。因為被帶偏后,就進入了惡性循環,尤其是如果孩子的成績依舊沒有起色,媽媽的情緒會隨之陷入到深淵。
最后就是對孩子沒完沒了的抱怨和言語打擊,這樣的全職媽媽,應該是違背了當初辭職的初衷。
所以如果你確定辭職后,可以為家庭和孩子創造出更大的價值的話,可以一試。
可是,大家都知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你想,孩子為什麼會學習習慣不好,為什麼會沒有內驅力呢?孩子不是一天長大的,也不是從出生突然就跳到小學階段。
我知道,這也是很多媽媽的現狀。每個媽媽都有些「貪心」,想盡可能地平衡工作和家庭。
可,哪那麼容易?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非常緩慢的過程,在這中間,有太多次機會可以讓家長好好引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