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的人在走上坡路,而有的人卻始終原地踏步。
其實,真正拉開人與人之間差距的,是思考方式。
知乎上有句話說: 「看起來差的是思維方式,實際上差一整個人生。」
學會這4種思維方式,你的生活會越來越順。
《幽蘭操》裡寫道:「合作如蘭,揚揚其香,采而佩之,共贏四方。」
與人相處,若能彼此互助,互相成全,才能達到一起共贏的成就。
歷史上有這樣一個故事:
李鴻章的淮軍剛組建時,兵力薄弱,曾國藩便將自己親手,訓練出來的湘軍精英安排過去。
有了曾國藩的支持,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淮軍集團,成為李鴻章日後發跡的最強後盾。
等到李鴻章的淮軍站穩腳跟,曾國藩又舉薦他為江蘇巡撫,可以說,李鴻章一生的功業,都離不開曾國藩的提攜。
李鴻章對曾國藩也是一片真心,攻打太平天國時,曾氏兄弟率領湘軍久戰不勝,朝廷一直下令,讓李鴻章出兵。
但李鴻章不想搶老師的功勞,便一拖再拖。
最終,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佔領天京,立下戰功。
事後,曾國藩感歎道:「我弟弟的面子和功勞,全靠李鴻章成全。」
俗話說: 「獨木難成林,一人難為眾。」
真正的強者,都懂得互幫互助。
今天,你為別人搭橋;改日,別人也會為你撐傘。
正如人們常說:「渡已是一種能力,渡人是一種格局。」
那些你給予別人的幫助和善意,總有一天會回饋到你自身。
《說苑·建本》裡說:「魚乘于水,鳥乘于風,草木乘于時。」
意思是,魚借助水的力量才能夠遊動,鳥憑藉風的力量才能夠飛翔,草木借著季節的變化,才能夠生長。
很多時候,學會借力,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西遊記》裡的孫悟空就很會借勢。去西天取經的路上,師徒四人常常遇見各種妖魔鬼怪,經歷了整整九九八十一難,孫悟空知道僅靠自己的力量,無法到達遙遠的目的地。
遇到一些自己難對付的妖怪,他選擇求助觀音、如來和玉帝,幫助自己降妖除魔。
漢朝末年的劉備,聽聞「得臥龍者得天下」,便不顧自己身份尊貴,三次屈尊去請諸葛亮出山,感動了諸葛亮,最終,劉備憑藉諸葛亮的智慧,獲得了蜀國的一片江山。
在《水滸傳》中,宋江既不是武功最強的,也不是謀略最佳的。
但他卻懂得,借助李逵和盧俊義的武才,取得梁山首領之位,也懂得借助智多星吳用的才略,為自己的招安出謀劃策。
有智慧的人都懂得,想要成功,就要學會借力。
借用高人的能力,來助自己一臂之力,既少走了許多彎路,又加速了自己的成功。
網上有句話說:「小成功靠個人,大成功靠借勢。」
懂得以他人之長,來補自己之短,,才是一個真正厲害的人。
《宋史·趙普列傳》有言:「事不凝滯,理貴變通。」
遇事靈活變通,我們才能多一種選擇。
江南首富沈萬三,曾經跟隨商隊收購茶葉,因為缺少資金,他的貨源老是被別人搶走。
看著身邊人都賺到了錢,他的口袋卻空空如也,這讓他愁眉不展。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他頭腦驚現一條妙計。
他不再收購茶葉,轉而改為收購附近城鎮所有的筐子。因為商隊收了茶葉,需要用筐子運走,而只有沈萬三手裡有筐子,商隊不得已,只能高價在沈萬三手裡購買筐子,這個妙計讓沈萬三,賺得盆滿缽滿。
沈萬三通過思維的轉變,從而獲得了巨大的利益。
同樣一件事,換個角度,就能變危機為轉機。
有句話說:「改變思維一小步,收益一大步。」
世界上沒有一成不變的方法,學會變通思維,就會少走很多彎路。
讓頭腦多轉個彎,就會找到一片更廣闊的天地。
有句老話是這樣說的: 「吐故才能納新,有舍才能有得,空杯才能水滿,放下才能超越。」
人生之中,敢于清空自己,放下過去,隨時空杯,才能給自己創造新的際遇。
網上看過一個故事:
有一位學者向一位禪師求教,他一直不停地抱怨嘮叨,禪師靜靜地聽著,不打斷他說話,還以茶相待。
禪師再給學者倒茶時,茶水慢慢漲起來,眼看水就要溢出杯口,禪師卻絲毫沒有要停止加水的意思。學者趕忙阻止禪師道:「水杯已滿,不能再加水了。」
禪師語重心長地說道:「你和這杯子很像,心裡裝滿了各種偏見和看法,你要把這些倒出來,保持內心空空,我才能搭救你啊。」
人只有放下所思所想,讓內心歸零,才能聽得進智者的教誨。
《百年孤獨》中寫道:「人生如茶,空杯以對,就有喝不完的好茶,裝不完的歡喜和感動。」
空杯香氣來,心空福祿至,每天清空內心的「雜念」,心有餘海,才能接納新的事物。
學會放空自己,及時清空內心的不愉快,才能開心過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