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孩子和奶奶之間的關系會更好一些。
孩子出生了之后,誰來帶孩子都將困擾每個家庭。按照產婦的想法,自然是希望自己的媽媽來到自己的身邊照顧自己,既方便又順心。
但如果按照老一輩的想法,就會變成婆婆來照顧兒媳婦。雖然表面上感覺非常熱情,實際上還不是放心不下自己的孫子或是孫女?
姥姥心疼自己的女兒
在女兒生孩子的關頭,除了自己來照顧她,姥姥是很難放心地下的。雖然讓親家去照顧女兒天經地義,畢竟是給他們家生孩子,照顧孩子的同時順便照顧照顧孩子媽就好。
但是,她們始終覺得這不是個好辦法。畢竟婆婆表面上對自己的女兒再好,背地里的小心思還是不同的。真的遇見什麼情況,女兒即便是委屈了也會礙于面子無法發泄。這不是給親家傷害自己女兒留下了機會嗎?
就想著,辛苦幾個月能夠換回女兒一輩子的幸福,沒有月子仇,多值!大不了自己幫著把孩子拉扯到上幼兒園我再離開,以后有的是時間享受天倫之樂。
知難而退的婆婆比比皆是
對于婆媳關系,不僅僅是晚輩兒媳婦心生畏懼,就連長輩婆婆也覺得心有余力不足,都不想給自己惹麻煩,還不如直接避而遠之。等到需要自己伺候月子的時候,也會提出出錢的想法。
畢竟兩家人要麼出錢要麼出力,這樣才算是公平。要是只讓一家人默默付出,還怎麼和平共處?當婆婆提出了出錢之后,出力的工作就只能落在姥姥身上了。不能不管自己的姑娘呀!
就算是姥姥帶大的孩子,對姥姥的喜愛程度也每況愈下
不少寶媽都會抱怨,相比于去姥姥家,孩子們好像更喜歡去奶奶家,就算是從小被姥姥帶大,他們的選擇也不會受到影響,每次一說去姥姥家,他們的表情都不太對。
這樣一來,讓媽媽覺得很難辦,明明是和自己更親近的人,孩子怎麼拎不清呢?姥姥白疼愛他了,真是個小白眼狼!就算是好不容易做通了他們的思想工作,還是感覺哪里怪怪的。
姥姥對孩子會更嚴苛一些
雖然姥姥和奶奶對待孩子都屬于隔輩親,但是姥姥溺愛孩子的程度要遠遠少于奶奶。一方面是因為這是女兒的孩子,自己曾經教育女兒的失誤如今不能重演在孩子身上。對他們的要求更嚴格。
另一方面,奶奶并不會把這個孩子當成自己家人,就算表面上疼愛有加,但在心底里,還是會覺得這個孩子和自己沒什麼關系。只不過是有女兒作為樞紐。
這樣一來,姥姥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更多時間會認為這個孩子是個外人。為了實現某種教育目的,多多少少會犧牲孩子的感受和想法的。
3歲前孩子的記憶會被時間沖淡
你還記得你家孩子是多大記事的嗎?其中有些孩子總是記吃不記打,只能記住一些零散的事情,過于平淡沒有什麼十記憶點的事情,孩子在長大之后很難在記憶中重新提取出來。
這樣一來,因為姥姥經常活躍在自己3歲之前的生活里,要是沒啥深刻印象,多半是會被今后的記憶沖刷掉的。要是在之后的日子,和姥姥相處的幾率更少的話,他們難免會把姥姥當成外人。
并且,奶奶要是會見縫插針,總是在孩子面前說一些姥姥的壞話的話,孩子對于姥姥的印象就會更差的。但孩子沒有成熟的是非觀,被奶奶影響也不是什麼不可思議的事情。
你家孩子是和奶奶更好,還是和姥姥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