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看過這樣一個笑話:
兒子過生日,請來班上的同學,大家在客廳裡有說有笑。這時兒子偷偷去廚房問媽媽,是否知道,哪個女生是自己最喜歡的?
媽媽頭也不抬就說,穿白色裙子的那個女生,就是你比較喜歡的那個人吧。
兒子聽了很奇怪,問媽媽是怎麼猜到的?
這位母親的回答令人啼笑皆非,她說:從一進門,我就看她不順眼。
兒媳婦和婆婆仿佛是天然的宿敵,明明心中愛著同一個人,卻不能夠因為同一個人做到和睦相處。
無可厚非,沒必要對這樣的關係有太高的期待和苛責,和朝夕相處的老公,尚且需要花費時間磨合,即便如此,仍然會發生爭執。
就算和自己長大的媽媽生活在一起,也會因為各種各樣的事項產生爭執,鬧得面紅耳赤不可開交。
更何況是婆婆,婆婆和兒媳之間本來就沒有過多相處的機會彼此磨合,一場婚姻就把兩個人牽扯到了一起,還沒來得及相互適應,就不得不在同一個屋簷下生活。
發生矛盾,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好的婆媳關係,最重要的是和諧相處,只要能夠做到相敬如賓,自然而然便不會引發過多的矛盾。
作家湯小小分享她的日常時,寫過和婆婆之間發生的趣事。
她的婆婆嫌棄她做家務不利索,為了避免兩個女人因為這樣的小事而產生爭吵,湯小小乾脆把事情丟給婆婆做。
而且還會高情商誇讚婆婆,讓對方收穫極高的滿足感,婆媳關係也就維護在相對穩定的和諧狀態。
說到底婆婆就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只有相處足夠長的時間,才算得上關係親密。
和陌生人相處,能夠做到面子上的彬彬有禮,這樣的客套關係中同樣適用。
于很多女人而言,無法坦然做到把婆婆與親媽一視同仁,換位思考,允許對方和自己相處的時候有所懈怠。
然後把婆婆當成熟悉的客人,保持最大的體面,為了家庭的和睦,去包容對方的一切。
婆媳之間發生矛盾,大都是從孩子出生開始的,婆婆想要依照老一輩的育兒理念照顧孫子,兒媳婦卻認為,老一輩的思想觀念比較老套,不適合科學育兒。
但令人可笑的,兒媳婦兒要回歸職場,不得不把孩子交給婆婆看護。孩子身上折射出來的婆婆的影子,以及婆婆在孩子身上傾注的行為和觀念,就是兩代人產生矛盾的原因。
生活中遇到不少這樣的朋友,既想讓婆婆出力搭把手,緩解自己帶孩子的辛苦,又想讓對方等育兒理念合乎自己的心意,在大多數的家庭,很顯然是不可能的。
既然把孩子交給了婆婆,那就選擇對她放心,接受她照顧孩子的方式,只要不是太過離譜,突破了原則底線,沒有必要被婆婆照顧孩子的方式加以干涉。
付出真心,自然會收穫真心,不過能夠感受到兒媳婦兒對自己的信任,也會更加盡責,把孩子照顧得越來越好。
自從回歸職場後,我就把孩子放心地交給了婆婆,儘管有的時候會發現存在一些不妥之處,也只是委婉地把意思傳達出來,而不會強迫婆婆按照我的意願來。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是經營出來的,從來就沒有什麼難解之題。
特別是在當今社會,婆婆們也越來越開明,能夠跟上新一代育兒理念的潮流,以及和兒媳婦的相處之道,和小一輩相互配合,讓家庭越來越和睦。
當然也不缺一些特例,讓婆媳關係處于水火不相容的境地,這另當別論。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婆媳關係存在不睦,也並非全是其中一個人的錯,凡事一個巴掌拍不響,覺得關係處于僵局時,也要學會從自己的身上去找原因。
今日話題:
你是如何經營婆媳關係的?
歡迎在評論區說出你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