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不動就哭」與「忍著不哭」的孩子,不用等長大,「這3方面差距」就很明顯
2024/03/28

ADVERTISEMENT

孩子燦爛的笑容是家長的期盼。他們從牙牙學語到自我獨立,過程中既有歡聲笑語,也會有熱淚盈眶。孩子的哭泣,多少都會給家長帶來困擾。

小玲的媽媽就因為這事煩惱不已。原來從小小玲就愛哭,有一點小磕小碰就哇哇大哭。那個時候她還剛兩三歲,小玲媽媽也覺得不是什麼大事。

轉眼到了小學,小玲這個「愛哭包」的頭銜也還沒摘掉。這下可把小玲媽媽愁壞了。

小玲這樣愛哭,以后出了社會可怎麼辦才好?

傍晚,同小區的媽媽們都帶著孩子外出游玩,小玲媽媽遇見相熟的媽媽就開始交流起來。

一遇上這話題,寶媽們都打開了話匣子,紛紛發表起自己的意見。 其中,一新媽媽說她家一新倒是不怎愛哭,什麼事情都是自己忍著。

前些天和班里的同學鬧矛盾,拉扯中手上被抓得破了皮,這孩子也沒哭沒鬧。

一新媽媽說還羨慕小玲會時不時哭的。一新受傷了不聲不響,老師也沒發現。回到家更是沒和家里說,就自己默默忍受,硬扛下來。

還是一新媽媽晚上給他洗手的時候才知道。聽了一新媽媽的話,其他寶媽們也開始沉思起來。

其實大多數家長對于孩子動不動就哭這事還是相當抵觸的。甚至有的家長在孩子哭的時候不但不安慰,反而會大聲斥責。

大家普遍都認為哭是一種負面的,消極的情緒。動不動就哭的孩子會被貼上「抗壓能力差」

ADVERTISEMENT

,「膽小懦弱」,「不明事理」等等這些標簽。

事實真的是如此嗎?首先,我們還是要先弄清楚孩子哭泣背后隱藏的原因。

孩子哭泣的行為背后隱藏著什麼原因?家長要讀懂

①身體不適孩子身體感到不舒服,如果他還不能用語言明白地去表達自己感受,哭泣就成了他向父母傾訴的方式。

這種形式的哭泣大多數父母都會及時給予回應,安撫孩子脆弱的情緒。

②情緒低落孩子遭遇到外界的壓力,被父母訓斥,或者是和小朋友玩耍不愉快了,這些原因都有可能讓孩子情緒不高,這時候哭泣也成了他們宣泄情緒的一種方式。

③「要挾式」的哭泣這種哭泣想必很多家長都會感同身受。想要的玩具爸媽不同意買,希望可以去游泳館被爸媽拒絕等等。

只要家長不滿足孩子的要求,有些孩子就會拿出自己的必殺絕技--哭。

ADVERTISEMENT

這種情境也會出現在二胎家庭。大一點的孩子覺得家里有了小寶寶被忽視了,也會用哭的方式來引起大家關注。

所以讓孩子哭泣的原因多種多樣,家長還是要更耐心地去了解孩子深層的需求。不能一味地去迎合或者去否定孩子哭泣行為。哭泣是孩子行為導致的結果,不是起因。

那動不動就哭,或者遇事能忍住不哭的小孩,他們長大會有什麼不同嗎?

更多的家長還是希望孩子能夠在以后的生活上能堅強,能獨當一面,遇事都能臨危不亂。

可事實上真的是家長所認為的」忍住不哭的小孩「會成長得更順利嗎?接下來我們就來談談兩種孩子三個方面的差距。

動不動就哭與忍著不哭的孩子,不用等長大,這3方面的差距就很明顯

●情緒表達能力不同

愛哭的孩子其實在情緒表達上會比會比忍著不哭的孩子更直接外放。 哭泣是孩子宣泄情緒的方式之一。

和我們成年人不同,孩子們選擇釋放自己情緒的方式并不多。 負面情緒積壓在孩子的心里,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像火山爆發一樣滿溢出來。

如果我們曾仔細觀察過孩子哭泣前后的差別,可能會發現很多時候,之前焦躁不安的孩子,哭過以后情緒趨于平靜起來。

ADVERTISEMENT

所以孩子在哭泣的時候,家長能正面去看待,讓孩子盡情流淚,話壞情緒也會被眼淚沖刷一空。

孩子自己也會得到一種信號,有困難的時候,哭一哭沒什麼大不了,雨后終究會有彩虹。

而遇事忍住不哭的孩子,很多時候不一定是「懂事」,也可能是他覺得自己的需求并不能得到回應。 不哭,只是他們表面的「偽裝」。

●心理承受能力不同

心理承受能力也可以理解成抗壓能力。孩子當面對到外界壓力無法疏解時,他們選擇面對的方式各不相同。

案例中的一新在學校受到傷害,還是強壓著自己的不適,沒有告訴任何人,連自己本該最親的父母,他只字不提。

這樣的」男兒有淚不輕彈「是父母想要的嗎?有沒有可能一新曾經也是一枚愛哭包,可身邊人都他是小小男子漢,不應該哭哭啼啼。

所以面對壓力的時候,一新他想哭又不能哭,只好把一切不開心深埋心底。

可把情緒掩埋并不代表不存在, 積累到一定程度,到了某個節點,會在孩子無法自洽的時候引爆。

這時家長可能還會覺得萬分不解,平時乖巧的孩子怎麼會有360度的轉變。

殊不知, 家長的忽視,孩子的無助,才是這一切的起因。

ADVERTISEMENT

●共情能力不同

共情能力,通俗地說就是同理心。一個人在了解別人的經歷和遭遇之后,可以設身處地理解別人的情緒的能力,共情能力強的人往往更善良。

動不動就哭的孩子,如果父母在處理方式上,表現出接納和理解,孩子就會學習父母這種包容性的處事。

與之相反,如果孩子的哭泣沒有得到正確的回應。他們對待別人或者事物的時候,也會表現出興致缺缺,冷漠麻木。

共情能力并不能通過書本等抽象的事物去學習,孩子更多地是和父母家人的日常相處中,去觀察,去感受,從而獲得的一種能力。

所以, 動不動就哭的孩子,他們 情緒感知能力相對較強,處理起人際關系可能更輕松。

寫在最后哭和笑一樣,都是孩子對這個世界的回應。凡事都會具有雙面性。面對孩子的哭鬧,父母也不會時刻表現淡定。

如果這時父母可以擺正態度,了解孩子哭鬧的原因,及時引導孩子,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哦。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

ADVERTISEMENT

80年代供銷社常賣的15種商品,你還認識幾種?滿滿都是回憶
2024/04/28
農村非常稀有的植物裸柱菊,號稱為散結草,用來煮水或者當野菜吃
2024/04/28
名字很難聽的植物豬屎豆,價值卻很珍貴,全草可入藥,能抗腫瘤
2024/04/28

ADVERTISEMENT

帶刺植物杠板歸,蛇見了都會跑,有清熱活血解毒的作用,趕緊收藏
2024/04/28
若這種植物長在你家山上,請珍惜它價值珍貴,常用它煲湯30元一斤
2024/04/28
78年,46歲,腰突4年,無法上班,我靠做自媒體養活一家四口!
2024/04/28

ADVERTISEMENT

農村常見的植物金剛刺,被老一輩稱作為風濕的克星,一斤賣20元
2024/04/28
廣西農村怪現象,兩個兒子把父母分開贍養,這樣公平嗎?好不好?
2024/04/28
待播!優酷白夜劇場六部懸疑大劇,部部有爆劇潛質,有你期待的嗎
2024/04/28